【羊城晚报】创新“231”就医新模式,这家医院打造紧密型医联体国际服务样板

发布时间: 2025-09-19 【字体:

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天河医院(广东燕岭医院)创新探索的“231”城市医疗集团全流程就医服务新模式,通过为马来西亚患者李女士提供高效转诊服务,展现了紧密型医联体的协同优势,成为国际患者服务的鲜活样板。

该院负责人表示,该模式以“信息多跑路、患者少奔波”为核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流程再造,为破解跨层级就医壁垒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国际患者“无缝转诊”,从就诊到手术当天完成

“原本担心语言不通、流程不熟,没想到从就诊到手术一天就搞定了!”来自马来西亚的李女士因视力骤降,在先生陪同下前往省二医天河医院名医门诊中心眼科就诊。坐诊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唐小娣诊断其为“老年性白内障”,建议转至省二医本部进行手术。

然而,李女士夫妇无内地手机号、对本地就医流程不熟悉,转诊面临诸多阻碍。关键时刻,省二医天河医院依托与省二医共建的“231”模式,迅速启动医联体内部协调机制:医务社工主动对接省二医社工部,快速搭建绿色通道,通过多部门协作安排免费健康专车无缝转诊。当天下午,李女士的白内障手术即顺利完成,切身感受到“高效又暖心”的就医体验。

1758243166354.png

三级联动织密全流程服务网

“‘231’模式的核心是让各级医疗机构‘各尽其责、高效协同’。”医院负责人介绍,该模式中“2”“3”“1”分别对应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2”即二级综合医院(如天河医院),作为串联医疗资源的“纽带”,承担专家下沉承接、患者转诊协调等功能,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跨院就诊指引;

“3”即三级综合医院(如省二医),依托高水平专家团队和先进技术,为疑难病症患者提供核心诊疗支持,常态化向二级医院派驻专家坐诊、查房,提升基层诊疗能力;

“1”即一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燕塘社区卫生服务站),聚焦基层健康管理,对从二、三级医院出院的患者,联动家庭医生提供个性化随访、康复指导等全周期服务。

通过专家下沉、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信息共享平台等机制,该模式实现了“预防—诊疗—康复”各环节的高效衔接,让患者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顺畅流转”。

打造国内外患者“暖心医疗”

此次为李女士提供的服务,正是“231”模式破解就医痛点的生动实践。医院负责人介绍,该模式运行以来,省二医天河医院已帮助众多患者解决转诊难题,尤其为不熟悉本地流程的国际患者、老年患者等群体提供了便利。

医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231”模式的实践与推广:一方面优化国际患者服务流程,加强多语种服务支持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医联体内资源整合,推动检查结果互认、病历信息共享,探索更多“让患者少跑腿”的便利化举措。

“我们希望通过‘231’模式的不断完善,让国内外患者都能在紧密型医联体中享受到更优质、高效、暖心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好看病、看好病’。”医院负责人说。

(来源:羊城晚报,网络链接:https://ycpai.ycwb.com/content/ikinvkbtjm/content_53672094.html?isShare=true&xyt=175810702953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