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善克:让甜蜜事业更甜蜜

发布时间: 2025-10-21 【字体:

在广东农垦红星农场有限公司,蒙善克的名字与菠萝紧紧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菠萝种植户到凤梨标准化种植基地职业经理人,他不仅自己闯出了致富路,更带动职工群众共同增收。

“同样是菠萝,为什么人家能卖近10元一斤,我们只能卖1元一斤?”有一年,蒙善克送儿子去上海读大学时,在当地水果超市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儿子告诉他,这种高价菠萝是优质新品种凤梨,而非雷州半岛常见的巴厘菠萝。蒙善克心里一亮——“凤梨不就是农场正在推广种植的品种吗?我回去也要试试!”

彼时的红星农场,正为菠萝产业品种单一、效益低下、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等产业困局寻找突破口。经过充分调研,农场决定引进市场认可度高、价格优势明显的“金钻凤梨”(台农 17 号)品种,开始尝试规模化种植。

蒙善克的“意外发现”,恰与农场的产业转型思路不谋而合。对于他来说,种植新品种凤梨,不仅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也为农场菠萝产业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

蒙善克深知,种植新品种必须掌握新技术。农场开展凤梨种植技术培训,他都是早早到厂,从品种特性到田间管理,把每一个环节都吃透。

2019年,蒙善克承包了7亩地,成为农场首批试种金钻凤梨的职工之一。从选苗、定植到浇水、施肥、催花、采摘,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每天天不亮就钻进凤梨地,直到日落才离开。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7亩凤梨就为他带来了4万元利润,亩均收益比过去种传统菠萝翻了好几番。

1761032393498.png

蒙善克(左)在采收菠萝苗

小试牛刀便大获成功。蒙善克吃下了“定心丸”,也让原本观望的职工和农户动了心。“老蒙,你这凤梨怎么种的?能带带我们不?”一时间,上门请教的人络绎不绝。蒙善克从不藏私,总是把种植经验倾囊相授。

2022年,蒙善克成为农场凤梨标准化种植基地的职业经理人。他很喜欢“标准化”三个字,坚信“只有标准化种植,才能保证凤梨品质,卖出好价钱”。

“以前种自己的,管好一亩三分田就行,现在管公有基地,得对得起农场和职工们的信任。”蒙善克明白这个道理,工作上铆足了劲儿。

“以前种菠萝靠经验,现在靠科学。”蒙善克把科学种植落到实处——地膜覆盖技术、生物有机肥技术、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既减少杂草生长,又提高水分、肥料的利用率;引入大型农机、无人机喷施叶面肥,效率比人工提高5.3倍,亩均节省成本14元。

2025年,蒙善克负责管理的286亩公有凤梨基地鲜果总产量达155万斤,亩均收益达到11000多元。在蒙善克的示范带动下,农场职工和周边20多户农户跟着种了3500多亩凤梨。

从善抓机遇的“有心人”,到钻研技术的“大能人”,再到引领共富的“带头人”,蒙善克用坚守和创新,让红土地上的甜蜜事业更加甜蜜。

(供稿:湛江农垦集团、红星农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