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困难学生成功返校;为1677名脱贫人员购买医疗保险,以防因病返贫;链接教育资源,让初三学子均可申请免学费报读;出钱出力完善基础设施,乡村环境实现蝶变;建设“幸福家园”,让农村“三留守”群体有了新依靠……
2021年7月以来,乡村振兴驻杨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和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的领导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积极融入镇党委乡村振兴工作,努力搭建好各色桥梁,扎实开展“规定动作”,结合实际创新开展“自选动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年来,帮扶工作队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743.8万元,其中项目经费688.65万元。“五大提升”重点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纷呈,各项工作得到了镇党委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好“底子”
脱贫基础更稳固
这三年来,杨柑镇帮扶工作队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首要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采取系列有效措施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建档立册实行“5+1”监测帮扶。针对全镇1169户脱贫户2755人建档立卡人员(2023年底数据),帮扶工作队建立“挂点镇领导+驻村镇干部+乡村振兴驻村队员+村支部书记+管片村干部+监测对象”的“5+1”监测帮扶制度,开展定时走访慰问,及时对“三类”人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组建1支队伍跟踪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帮扶工作队牵头与镇乡村振兴部门成立队伍,对前期扶贫投资的光伏、火龙果、商铺等进行常态化跟踪管理,目前各项扶贫资产基本安全可控、效益持续。
帮购1份保险确保有病可医敢医。帮扶工作队与镇党委结合实际,为防止困难群众因病返贫,由帮扶工作队每年出资约9万元帮助30岁以上共1677名脱贫人员购买了湛江市民保补充医疗保险,筑牢因病返贫底线。
开出“3张药方”改善困难户居住条件。根据镇党委的部署,帮扶工作队逐村逐户排查困难群众住房实际并登记在册,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探索实践“镇出资一点+工作队帮扶一点+群众自筹一点”联帮模式筹集约50多万元,结合实际采取拆旧建新、修缮、购买水泥房、改厕等方式逐一改善困难户住房环境,目前为止共帮扶24户91人住上安全住房。
精准解决三大“老大难”问题。围绕乡村部分小孩不想读书、上不了户口,及患有精神病困难户治疗三大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帮扶工作队队员分工合作,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亲力亲为,主动对接学校、家长和学生,推动解决1名初二经济困难学生成功返校;主动对接家长、派出所,成功为2名小孩解决户口问题,顺利实现入校读书梦想;充分利用驻镇单位农垦集团资源,成功协调解决1名18岁精神患病者入住县(广前公司)精神病医院并定期看望,目前患者状态良好;开设暑假辅导班,免费为困难家庭20余名学生提供作业辅导服务;常态化组织进村入户辅导,及时发现困难家庭学生学业、心理动态,提供个性化服务。
推动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教育结对帮扶。三年来,帮扶工作队积极链接广东农垦旗下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湛江技工学校的教育资源,对杨柑镇中小学校进行教育帮扶,其中,杨柑镇初三学子均可申请免学费报读以上两所学校,专业任选;发挥王牌艺术专业优势,对杨柑中学高中部艺术专业学生开展一对一指导,助力学生高考;优先录取困难学生到广垦畜牧集团、广垦糖业集团订单班就读畜禽生产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毕业后可优先提供就业保障。
塑好“样子”
镇村同建同治同美更有成效
除了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这三年里,帮扶工作队聚焦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深入补短板、锻长板、固底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使得镇村同建同治同美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杨柑镇村各项目建设规划、施工、验收等环节,帮扶工作队全程积极参与,与镇委、镇政府合力攻坚,其中,在推进村巷道硬底化建设方面,协调推进重点村干路硬底化道路完成率超100%;积极参与镇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杨柑镇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助力杨柑镇抢抓债券资金,推进镇区省道扩建等工程,如今,镇区大道成为全县路最宽、灯最亮、绿植最美的道路之一。
除了“出力”,帮扶工作队还“出钱”,出资17.5万元在新埠村1.3公里海堤路段、糖寮村到新埠小学路段等安装太阳能路灯70多盏,解决渔民出海捕鱼出行难、村民和学生夜间出行难的问题;协调发动县工作队筹措5万多元资金帮扶各村委会巩固“三清三拆”成果;帮扶50万元在重点帮扶村新有村委九有仔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帮扶30万元在新埠村委糖寮村开展党建小公园建设,示范带动效果初显。
推动乡村振兴,不仅要外修颜值,还要内修气质。
对此,帮扶工作队结合杨柑镇当地实际,积极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围绕农村“三留守”群体生活实际,通过共建形式,以建设集长者食堂、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村级“幸福家园”为载体,推动解决“三留守”群体难题,为培育乡风文明提供了新路径新经验。截至目前,帮扶工作队共出资34.57万元建设3个“幸福家园”,工作经验被市、县推广。
帮扶工作队还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参与乡村医疗教育文化建设,帮扶30万元完成吉塘村委吉南、吉北、吉中文化楼建设,让群众休闲娱乐更加便利;帮扶2万元改善新埠村卫生医疗站硬件条件,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帮扶30多万元完成新埠小学、新有小学400多米塑胶跑道,带动乡贤捐资12万元修建新埠小学小型足球场,助力杨柑打造“特色足球小镇”。
搭好“梯子”
产业发展活力更足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这三年来,帮扶工作队聚力夯实乡村振兴之基,推动杨柑镇产业发展动力更强、活力更足。
根据杨柑镇当地产业基础,帮扶工作队大力发展富民兴村特色产业,协调了重点帮扶村新埠村与本地企业共建艾草种植基地,在前期注入帮扶资金30万元基础上加强服务对接,企业相继开发出了艾草精油、艾草枕头、艾草月饼、艾草眼罩、艾草等产品并面向市场。
每当夜幕降临,杨柑镇一望无际的火龙果地亮起灯光,灿若星河,成为一道壮丽的风景,吸引周边群众纷纷到此打卡。为将火龙果产业发展成为杨柑镇特色产业,帮扶工作队协助成立杨柑镇火龙果协会和杨柑镇鸿协农业合作社,推进杨柑镇成功申报“一镇一业”专业镇,并助力推动成立村级投资公司——遂溪县阿柑狮创新投资公司,创新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工作队还投入130万元支持杨柑镇布政村火龙果乐园建设,发展“产业园+”新兴产业经济,助力将火龙果产业培育成全镇支柱农业产业,助力杨柑“夜经济”,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新业态。如今的布政村,夜晚灯光多姿多彩,乡村大舞台精彩纷呈,成为杨柑镇晚上打卡新亮点。
针对火龙果等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问题,帮扶工作队还帮扶8万元建设杨柑镇电商平台消费帮扶馆,推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心欣向农助农直播社会实践团发挥专业特长,为28个村(居)委会的50多名青年代表开展直播知识培训。
杨柑镇是农业大镇,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帮扶工作队把撂荒土地复耕复种作为头等大事抓好,投入50万元新建一座机耕桥和一条340米机耕路,解决新埠村400多亩基本农田耕种困难问题,防止插花式撂荒;通过反复向村民讲政策、讲隔壁村成功案例,推动老张村60亩撂荒地发包;推动旗下广东省湛江农垦科学研究所开展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帮扶合作。据悉,接下来,帮扶工作队还将链接广东农垦旗下的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三甲医院)医疗资源,提升杨柑镇医疗卫生水平。
为充分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帮扶工作队靠前服务注入源头活水,积极努力走访联系农户。截至目前,在金融助理的努力下,帮扶工作队共助力农户农业银行贷款9户,贷款金额477.9万元。其中,广东农垦旗下粤垦小贷公司于2023年5月在杨柑镇设立金融服务站,首笔贷出20万元。
建好“班子”
乡村治理更有序
驻镇帮镇扶村以来,帮扶工作队深入推动抓“头雁”向抓“头雁带群雁”转变,让乡村治理更加有序、有效。
提质党建阵地。针对新埠村和新有村两个重点村党群服务中心条件差的实际,帮扶工作队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分别帮扶35万元、30万元对两条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配齐功能室和完成党建宣传栏,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文明实践有场所、党的最新理论再延伸。
强化头雁群雁培育。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压实支部书记责任,帮助村支部进一步健全“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参与村重大事项讨论,充分发挥党员作用,较之前干部责任心更强、村干部凝聚力更大、党员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的带头示范效应更加明显。
推动党建共建共兴。帮扶工作队积极开展各类党建活动和帮扶互动活动,提升基层组织活力。特别是这两年来,结合“七一”党建活动,帮扶工作队几乎每年率领重点村40多名党员到湛江农垦五一农场、红星农场、广前公司等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拓宽视野,共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验做法。
接下来,杨柑镇帮扶工作队将持续发挥派出单位组团式帮扶优势,深挖细挖、用好用足各方资源禀赋,锚定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 “五大提升”目标,强化帮扶项目管理,推动工作队驻进去、沉下去、融进去,为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南方+)